文藝 Literature and art:文學和藝術,有時指文學或表演藝術,是人們對生活的提煉,升華和表達。文藝的開始意味著人類的文藝復興,人類將重新發現了人和人格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能力,提出人要養育人格,個性應該智慧;一致幸福的求實精神,對人首先要研究個究竟,決不滿足于對其他事物的一知半解,為創造現實幸福生活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精神,把人從以往歷史、民族、宗教、地域等諸多劃分的桎梏下解放出來。
6月22日至23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路遙誕辰70周年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榆林舉行。本次研討會由陜西省作家協會、榆林市委宣傳部、榆林學院、榆林市路遙文學聯誼會聯合主辦。全國各地的5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榆林,...
6月2日,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同時,第十六屆文華獎獲獎名單揭曉。其中,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選送的話劇《柳青》從參評的38臺劇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文華大獎。
昨日,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在上海開幕,這是中國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盛會。同期將舉辦兩項評獎,即第十六屆文華獎和第十八屆群星獎,我省多部優秀作品將角逐各類獎項。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4月13日,在《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紀念日,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澳大利亞納維塔黃河合唱團演員們共聚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激情唱響《黃河大合唱》。作為由省委...
千百年來,在陜北這塊厚重的土地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身背三弦琴,深一腳淺一腳,游走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他們以歌為伴、以歌謀生,悲一聲喜一聲,邊走邊唱,從遙遠的過去一直彈撥到現在,以其特有的韻調慰藉陜...
長風朔雨,切割陜北高天厚土;日精月華,鑄造出高原層層褶皺中一個五谷豐登的八月。熬過冬,長過春,苦過夏,八月,陜北金燦燦的收獲季節到了……
那個春天異常干旱,以至延河最上游靖邊南部邊緣長大的我的年輕文友小劉,在給我的信中模仿著當時流行的歌曲寫道:天不下雨,天不下雨,天光刮風……
今夜,夜鶯聲聲。那鳥兒無休止地在村前那片山坡林帶婉囀鳴唱: “荒崗——荒崗——”四野闃然,叫聲傳得很遠。 鳥兒意猶未盡地不疲倦地繼續叫著。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參加看望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