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訊 4月4日上午,出席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代表來到橋山種植新柏,表達保護祖陵、崇敬人文初祖之情。
橋山植柏,傳承久遠。黃帝手植柏跨越五千余年依然蒼翠挺拔,見證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每年清明時節,海內外中華兒女代表在“炎黃子孫林”“僑胞林”“思源林”“同心林”里,共同揮鍬、培土、澆水,將一棵棵連根柏種植在橋山之上。為橋山添新綠已成為無數海內外中華兒女血脈相連的深情寄托。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主席王欽賢是第四次來到黃帝陵參加活動,前些年他種下的柏樹已抽新枝。“種樹即種‘根’,無論身在何處,我們始終心系故土?!蓖鯕J賢說。
“我們在國外就像播種一樣,是把中華文化的種子播到海外去?!痹诤M馍盍?7年、第一次參加黃陵祭祖活動的華僑代表屠新時說,“枝枝蔓蔓皆同胞,這些柏樹承載著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文化?!?/p>
歷年栽下的柏樹已郁郁蔥蔥,與山上古柏共生共榮,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同文同宗、血脈相連的美好象征。如今,3萬多株千年古柏和無數新木枝繁葉茂,連蔭成片,環抱著橋山之上的黃帝陵。(記者 陳瑋 梁易煒)